干酪的生产工艺及所用酶制剂
干酪是在牛乳中加入凝乳酶,使乳中的蛋白质疑固,经过压榨、发酵等过程所制得的乳品,也叫乳干、乳饼,蒙古族人有时称其为奶豆腐。
干酪的营养十分丰富,蛋白质含量达到25%左右。乳脂含量为27%左右,钙可达1.2%。而且钙、磷比值接近2:1,易被人体吸收,吸收率为80%-85%,是理想的补钙食品,更是补充优质蛋白质的理想食品。干酪比人乳、牛乳营养更丰富。
世界上干酪种类达800种以上。法国有干酪400多种,在号称“美食之国”的法国,奶酪是法国的国粹。法国人甚至说:“吃饭没有干酪等于美女少了一只眼睛。”欧洲2001年人均干酪消费18公斤。
生产
(一)原料乳的选择 用于干酪生产的牛乳必须是健康牛的新鲜优质牛乳,并符合以下标准: 1)酸度不超过19°T, 2)不含抗菌素(它会杀死发酵菌)。初乳和病牛乳不得供做干酪原料。
(二)净乳 原料乳不得含有害于干酪的细菌,在杀菌前,必须通过离心净乳机处理,以除去牛乳中的白细胞及其他杂质。
(三)巴氏杀菌--离心除菌处理 有些乳品厂,原料牛乳不进行杀菌,利用牛乳中原有的微生物进行自然发酵。但是,采用自然发酵杂菌污染严重,所以干酪有不良滋味.在正规生产干酪的乳品厂,必须采用巴氏杀菌,以杀死影响凝乳过程的细菌,例如大肠杆菌加热到71-72℃,保持15秒即能杀死。用离心进行除菌处理,可除去牛乳中90%的细菌,尤其对芽胞更为有效。
(四)原料乳的标准化 干酪原料牛乳的乳脂率决定于干酪中所需要的脂肪含量。脂肪含量必须与全脂牛乳的酪蛋白含量有一定的比例,牛乳中酪蛋白含量高,干酪中乳脂率可降低,反之,酪蛋白含量下降,干酪中乳脂率可升高。所以原料牛乳的脂肪含量必须经过标准化。
(五)原料乳的发酵 干酪原料牛乳发酵是通过添加发酵剂,有控制地将乳糖分解成乳酸,使干酪变酸,但不得过酸,过酸将抑制发酵剂中的细菌生长,从而使干酪不能获得正常的成熟度。发酵剂在添加于干酪原料乳之前,必须充分搅拌,以保证发酵剂均匀地分散于牛乳中,添加发酵剂的量,应根据干酪原料牛乳的情况,如发酵时间的长短,干酪应达到的酸度和水分等因素加以决定。在一般情况下,将杀菌牛乳冷却到30-32℃后,在干酪槽中加入0.5-1%生产发酵剂。
(六)原料乳的添加剂 如果干酪原料牛乳质量不好或凝乳性能差,为了改进干酪生产的质量,通常每100千克干酪原料牛乳中应添加5-20毫克氯化钙。但不得过量,否则,氯化钙可使凝块过硬,而难以切割。
(七)添加凝乳酶 凝乳酶英文名称:chymosin 编号:EC 3.4.23.4。一种天冬氨酸蛋白酶,存在于新生牛的皱胃,以无活性的酶原形式分泌到胃里,在胃液的酸性环境中被活化。可专一地切割κ酪蛋白的Phe105-Met106之间的肽键,从而使牛奶凝集。用于奶酪的生产。
凝乳酶有三种状态:液态、粉状和片剂。传统上利用牛犊第四胃的皱胃酶提取制作凝乳酶,近来凝乳酶的来源不断扩大,目前包括三类:动物性凝乳酶,来源于牛胃、猪胃和羊胃;植物性凝乳酶,来源于无花果树液和菠萝果实;微生物凝乳酶,来源于霉菌和酵母菌。丹麦干酪生产中来源霉菌的凝乳酶得到广泛应用。 原奶中酪蛋白有三种:αs-酪蛋白、β-酪蛋白和К-酪蛋白,前两者易受Ca+2影响形成沉淀,而后者不仅稳定,而且还具有抑制前者沉淀的作用。凝乳酶使原奶凝固分为两个阶段:首先将К-酪蛋白分解为副К-酪蛋白;其次副К-酪蛋白及αs-酪蛋白和β-酪蛋白在Ca+2作用下沉淀。